新星出版社

www.newstarpress.com

新星动态

首页 > 新星动态

向着黑色的水泥地面俯冲

2013-04-23 16:57:24   来源:文汇报 小米
\    
【美】达希尔·哈米特 著 周莎 译 新星出版社
      所谓“冷硬”(Hard-boiled)或者“硬汉派”的初始概念据说移植自军方,主角的特点一望可知:强硬、冷酷、独立、善斗,对真相无比执著,如凤凰般时常浴火重生。此类小说本以弱化解谜强化语言、打斗场景的反传统姿态出现,后来却因揭露时弊之深之切、塑造人物个性之丰满而深得人心,竟发展成侦探小说史上的重要分支,波及到了后来的电影等新兴媒体。这与今日微博等以反长篇巨论的小众私聊模式发家,后来成为主要信息来源渠道的经历倒有些类似。
  达希尔·哈米特虽不一定是第一个创作硬汉派作品的作家,但强悍的写作的水准和全新的表达方式使后来者情愿承认他就是这一派系最早的执牛耳者。董乐山的旧文《私家侦探的别名》中曾说:“如果说平克顿侦探社还有什么其他与美国文学有缘分的话,那就是著名左翼剧作家丽莲·海尔曼的相好达希文·哈米特年轻时曾为平克顿侦探社效过力,他后来根据切身经验,写出不少侦探小说,与后来的雷蒙·钱德勒一起,开创了硬汉派小说的先河。”这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哈米特在美国大众心目中的定位。
  达希尔·哈米特是个典型的让经历流淌在笔尖的作家,他十三岁辍学,之后数年间做过报童、装卸工人、机关杂役和公司职员,底层经历颇丰。后来曾在著名的“平克顿全国侦探事务所”任职(读过《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的人自然对它并不陌生),但后来在罢工事件中扮演的不光彩角色使其并未真正实现侦探抱负,也许这反倒催生了后来的一系列名作。一战期间他应征入伍,效力于美国马达救护车军团,但因感染结核病长期疗养,与护士的婚姻也以破裂告终。抑郁中他与酒精结缘,并最终在写作中找寻到了自我。战后他与女剧作家丽莲·海尔曼交往(海尔曼—哈米特奖曾是重要的硬汉派文学奖项,后来似乎走上了诡异的道路),他本人亦曾在派拉蒙公司担任编剧,他的小说改编作品极受欢迎,尤以1941版获得三项奥斯卡提名的《马耳他之鹰》为最,其他剧本创作也极具水准,可谓左右手俱能执笔的强悍作家。尽管如此,创作完《瘦子》后他封笔转身,以左派行动者和反法西斯主义战士的姿态加入了美国共产党,战后又加入纽约民权国会,后因拒绝提供共产主义者线索而两度入狱,最终因肺癌逝世。他的一生与他的作品颇有相似之处:节奏感强,线条清晰,但始终伴随着挥之不去的孤独与挣扎。
  除去丢失和版权不明的一些零散篇章,哈米特一生其实只创作了五部长篇、一部中篇和几部短篇,他从来不是以量取胜的作家。1999年,他的全部长篇作品被收入“美国文库”。同时代的冷硬巨匠钱德勒对他的作品评价极为精到:“他不只是提供一具尸体,而是把谋杀交给有理由犯下罪行之人,用的是手边的常见工具,而不是精巧的手枪、箭毒或热带鱼。”
  达希尔·哈米特创造的冷硬世界是个典型的投资市场,进去容易出来难,但坚持得时间愈久,愈有可能获得意料之外的回报。今日他最为人所熟知的成就就是一生中仅有的五部长篇作品居然有四部入选MWA(美国推理作家协会)史上推理百佳,这个榜单时至今日仍然可以被直接作为欧美推理入门级书单直接推荐,但无论如何——福尔摩斯居首,《马尔他黑鹰》次之,然后是爱伦·坡,而著述颇丰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女王亦仅有四部作品入选——这是个令人咋舌的结果:哈米特薄薄的故事究竟好在哪里?
  很久以前读哈米特最著名的作品《马尔他黑鹰》时这个疑惑就盘旋不去,因为它看上去实在只是个极适合改编为电影的稍微带点黑色印记的侦探故事而已。也许广大读者无来由的喜爱一是来源于屏幕影像的魅力,二是来自于对外形与笔锋一样冷峻,且经历足够“出生入死”的作者的兴趣。这种印象一直伴随着我多年,直到翻开这本几乎被遗忘掉的《玻璃钥匙》,并且郁闷地坚持到了109页。
  并不复杂的前戏不知为何看得纠结无比,也许是被哈米特和福克纳聊天的故事分散了精力,可就是猜不透这样一出蒙着政治外衣的谋杀戏魅力何在,直到——主角被扔进了刑房。漫画里说伤痕是男子汉的勋章,007以及后来的一系列间谍电影无限放大了这一说法,像男观众看着女性裸体时目不转睛喉咙耸动一样,暴虐的拷问也让女观众在捂脸尖叫的同时不得不从指缝间激赏着血汗交错的男性肉体和不屈灵魂。哈米特不是官能作家,没有过度描写受刑情节,而是在一场艰难的挣扎后安排了一场坠落:“他用脚向下探着寻找支撑,但底下什么都没有。他松开手坠落了下去。”
  不得不说这个简单的情节击中了我。“冷硬”或者“硬汉派”的真谛就在于此:一个人与黑洞般的势力周旋,浑身沾满了毒、血甚至罪恶,但与真正的冷血者或罪犯不同,硬汉们有自己的特质。即使被殴打得头大如斗,被陷害得几无立锥之地,也不愿意放弃最后的清醒。
  特朗斯特罗姆最初也最好的一句诗是“醒来是从梦中往外跳伞”,真相往往就在生死一跃之间。底下可能什么都没有,但他就是把手松开了,他无意颠覆这个黑白已经不知被颠倒了几遭的世界,但他不愿成为一个明知被蒙蔽还要苟活的存在。在此之前,必须先活下来。想活下来就需要一些改变,包括用血肉之躯看似无望地撞向坚硬而致命的路面。
  旧版《马耳他之鹰》的译序里提到过书里一个不起眼的情节,说有个家伙出去吃饭的路上险些被一根掉落的横梁砸死,他觉得有人把人生的盖子一下子揭开了,让他看到里面究竟是些什么东西:既然很可能被一根意外掉落的横梁取走性命,何不索性一走了之,给人生一些意外的改变呢?评论者认为这则不起眼的故事体现了哈米特作品创作的原动力,暗示若一个人意志坚定,尽可以自行其是,付出的代价就是孤立。这种观点很好地点破了硬汉派人物风格的秘密。但《玻璃钥匙》的主角却并非一个无背景无朋友的浪人或侦探,这似乎是一种“破”,实际上并没有脱出孤胆英雄的范式,却因为身处漩涡核心而让故事最终变得更加富于黑色魅力。
  哈米特快刀剁麻式的写作风格并不适合于平静舒缓的下午,喧闹的街头或者颠簸的路途似乎更有利于体验他冰火交织的运镜手法,他的作品考验的不只是读者的脑力,还有体力。如果有人给你一把梦中避难所的玻璃钥匙,最现实的做法是踩碎它,用更结实的身体与大脑去迎接灾难。
  “有个警察清晨三点发现你手脚并用地在科曼街正中央爬,身后还拖着一条血迹。”
  “我想干点儿有趣的事儿。”
  
相关链接
  达希尔·哈米特(1894—1961),美国侦探小说家,“硬汉派”侦探小说鼻祖,“黑色电影”的创始人,被誉为欧美侦探文学最后一位先知。他与同时代的雷蒙德·钱德勒一起,将硬汉侦探文学发展为现实主义色彩浓厚、广受读者喜爱的文学类型,随后这一类作品又衍生出许多旁支,诸如法庭程序小说、犯罪小说、警察小说、间谍小说和国际政治小说等。
  哈米特一生作品极少,但每一篇都成为影响深远的经典作品。在美国当时经济大萧条,社会风气日渐堕落,犯罪事件层出不穷的环境下,哈米特塑造的强硬而愤世嫉俗的侦探形象成为一种新型的英雄,为大众所广泛接受。哈米特不只是一个通俗小说家,更是一个继承了马克·吐温、梅尔维尔的书写传统,拥有海明威般凌厉写实的语言功力,擅长以跌宕起伏的节奏和简洁明快的文笔准确描绘生活百态的文学大师。
  哈米特曾在派拉蒙电影公司担任编剧,他的小说被多次搬上银幕,均取得巨大成功。